駐日本大使程永華
在大阪就“一帶一路”發表演講
2017年6月29日,駐日本大使程永華出席由日本Resona亞洲大洋洲財團、大阪府政府、大阪市政府、關西經濟聯合會、大阪產業振興機構、大阪商工會議所聯合舉辦的促進中日經貿關系發展研討會,并就“一帶一路”建設發表主題演講。關西地區地方政府、知名企業、行業協會和研究機構主要負責人300余人出席。演講全文如下:
很高興與關西經濟界各位朋友進行交流,首先對resona亞洲大洋洲財團的盛情邀請和周到安排表示感謝。繼2月出席西日本地區中日友好交流大會后,這是我今年第二次來到大阪,每次到訪都能感受到關西各界對中日友好與發展兩國經貿合作的熱情。今天的研討會以發展中日經貿關系為主題,“一帶一路”建設將給中日經貿合作帶來新的重要機遇,無疑是當前中日經貿領域最熱門的話題。借此機會,我愿向大家介紹“一帶一路”的有關情況,并結合這一話題談談對中日經貿合作的展望。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3年多來,日本各界對此雖有所關注,但更多還是限于學術界和物流、貿易等行業研究層面,偶爾見諸報端也會被貼上“中國主導”的標簽。上月中旬習近平主席會見了率日本代表團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自民黨干事長二階俊博先生,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可以成為中日兩國實現互利合作、共同發展的新平臺和“試驗田”,歡迎日本與中方探討在“一帶一路”框架內開展合作。本月5日安倍晉三首相在“亞洲未來”國際會議晚餐會上發表演講,首次公開表示日本愿合作建設“一帶一路”。至此,中日雙方近來的積極互動才使得“一帶一路”真正意義上進入日本民眾的視野。
“一帶一路”是什么?安倍首相在“亞洲未來”晚餐會上的演講中提到:“今年,歐亞大陸的板塊布局發生了跨時代的變化。貨運列車首次跨越英法海底隧道,將中國的義烏和英國連接在了一起?!边@一富于文學色彩的描述引起了在場所有聽眾的矚目。事實上這里所提的貨運列車只是用大約11至14天時間連接中國28個城市和歐洲29個城市的51條中歐班列線路中的一條,而中歐班列也只是“一帶一路”不斷充實的框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一帶一路”最直接的功能固然是亞歐非大陸及附近海洋的互聯互通,但其內涵遠不止于此。在互聯互通的帶動下,“一帶一路”還將發揮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政策協調、開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增進沿線各國人民的人文交流與文明互鑒等作用,在當前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時代背景下,能夠為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體系、維護世界和平穩定提供重要的國際公共產品。
為什么“一帶一路”有如此宏大的愿景?從歷史看,絲綢之路在古代是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商業貿易路線,以運輸古代中國出產的絲綢、瓷器等商品而聞名,后來發展成為東方與西方之間在經濟經濟、政治、文化等諸多方面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古代絲綢之路形成的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精神能夠成為今天“一帶一路”的強勁紐帶。
從現實看,今天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有三大走向,一是從中國西北、東北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二是從中國西北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三是從中國西南經中南半島至印度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有兩大走向,一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經馬六甲海峽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二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向南太平洋延伸。上述五大走向由各種經濟走廊和海上商路貫通,途經亞洲東部和南部這一全球人口最稠密地區,將充滿經濟活力的東亞經濟圈與發達的歐洲經濟圈聯系在一起,沿線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將有效推動沿線各國發展戰略的對接,發掘區域內市場的潛力,為增進各國民眾福祉提供新的發展機遇。
中國為什么倡導建設“一帶一路”?我注意到迄今部分日本媒體和智庫對此負面評論居多,指出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正值美國奧巴馬政權推進“亞太再平衡”戰略,據此將其解讀為中國拓展自身利益和運籌地緣政治,還有的人一度將“一帶一路”與TPP作比較,簡單地為“一帶一路”貼上“中國主導”的標簽,說是為了和TPP相對抗。我認為這種觀點是冷戰思維的延續,對“一帶一路”有著先入為主的偏見。“一帶一路”固然是中國首倡,但它并非中國一家的“獨奏曲”,而是各國共同參與的“交響樂”,是各國共同受益的重要國際公共產品。美國對“一帶一路”的態度很能說明問題。上月美國政府派代表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周首輪中美外交安全對話在華盛頓舉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會見了出席對話的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表示美方愿同中方在“一帶一路”有關項目上進行合作。
合作建設“一帶一路”有什么利益?2015年3月中國政府發布建設“一帶一路”的規劃文件,從時代背景、共建原則、框架思路、合作機制等方面闡述了“一帶一路”的主張與內涵。在這份文件中明確宣示,“一帶一路”建設恪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堅持開放合作、堅持和諧包容、市場運作和互利共贏,歸納為三個詞就是共商、共建、共享?!耙粠б宦贰毖鼐€包含了巨大的新興市場,激活這些市場的需求,能夠有效帶動經濟增長。在開發“一帶一路”沿線新興市場時,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基礎建設會帶動經濟增長,經濟增長又會刺激新的需求,例如ADB估算2016年至2030年亞洲的基建資金需求年均達1.7萬億美元??偟目?,以“一帶一路”涉及區域內的人口和經濟規模而言,其中蘊含著巨大的商機。
上月在北京舉行的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是“一帶一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的集中體現。包括29位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聯合國秘書長等國際組織負責人在內的來自130多個國家和70多個國際組織約1500名代表出席此次高峰論壇。這次論壇為各國在“一帶一路”框架內加強國際合作、對接彼此發展戰略搭建了重要平臺。通過一系列合作文件,目前“一帶一路”倡議與俄羅斯提出的歐亞經濟聯盟、東盟提出的互聯互通總體規劃、哈薩克斯坦提出的“光明之路”、土耳其提出的“中間走廊”、蒙古提出的“發展之路”、越南提出的“兩廊一圈”、英國提出的“英格蘭北方經濟中心”、波蘭提出的“琥珀之路”等發展戰略形成對接,各國優勢形成互補,也能分享發展機遇。中方還宣布將于2019年舉辦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日本朋友對絲綢之路具有特殊的親近感,這在日本知名作家井上靖的小說和知名畫家平山郁夫、東山魁夷的繪畫作品中都有體現。國際學術界不少人認為奈良是絲綢之路東端終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官方網站上設有專門介紹絲綢之路的章節,其中對奈良作為古代絲綢之路沿線城市的作用進行了描述,指出奈良通過大阪與海上絲綢之路相連接,在歷史中逐漸成為了日、中、韓三國文化交匯的文化紐帶,以及佛教和道教發展的宗教中心,現今奈良正倉院收藏文物見證了古代日本參與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作為歷史上絲綢之路的參與者,在國際社會建設現代版絲綢之路的今天,日本將扮演什么角色、發揮什么作用,我認為是值得日本社會各界認真思考的問題。同時,在二階干事長率“全日本”代表團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安倍首相公開表示對“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合作的情況下,中方也十分關注日方將采取什么跟進舉措。我認為日本各界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探討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路徑:
一是理念認同。迄今日本對中國提出的國際地區合作倡議或多或少采取了一些敬而遠之甚至警惕、抵觸的態度,直接原因是近年兩國關系出現波折反復甚至一度陷入邦交正常化以來的最低谷,究其根源還是對中國發展和中國倡議的認識問題。個別人不能客觀正確看待中國的發展,一度“對華包圍圈”的說法甚囂塵上。中國提出“一帶一路”、亞投行(AIIB)等倡議,初衷就是在追求自身利益時兼顧他方利益,在尋求自身發展時促進共同發展,不應以一種你輸我贏的冷戰思維進行看待。如果中國真的是像某些人說的那樣借此謀求區域霸權,我們根本沒有必要邀請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國家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以AIIB為例,迄今日本部分媒體簡單地將AIIB和亞行(ADB)分別描述為中國的和日本的,事實上這兩家多邊開發銀行都是按照國際通行準則籌建的,絕非某一國之物。AIIB會員國已達80個,年內有望達到85個。在ADB,中國也是繼日本和美國之后的第三大出資國。我希望日本各界能夠更加理性地看待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等倡議,進而認真進行研究,在共謀本地區發展繁榮的事業中找到既符合日本自身利益、也能夠提供合作的部分。關西地區既是日本經濟重鎮,在歷史上也與“一帶一路”淵源深厚,如何用好這種特殊的歷史聯系也值得大家思考。
二是政策對接。亞洲特別是東亞各國經濟互補性強、合作潛力大,在長期的互利合作中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斷加深,在世界經濟整體低迷的背景下總體保持穩定增長勢頭,繼續為世界繁榮發展發揮著引擎作用。中日兩國同為亞洲國家,發展區域合作、促進本地區互聯互通符合雙方共同利益。迄今日本政府在對外合作和開發方面形成了一套政府主導、ODA先行、民間跟進的成熟做法,在安倍首相明確表態對“一帶一路”提供支持的基礎上,我也十分期待日本政府從實現本國發展和深化中日合作的角度,積極探討雙方“一帶一路”框架內開展合作的方式和路徑,對日本民間各界特別是經濟界發揮帶動和引領作用。
三是金融支持。“一帶一路”將為全球打造一個龐大的市場,中國巨大的國內市場也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各國提供了廣闊的經貿合作機遇。市場的開拓需要資金的支撐,沿線貿易和投資的增長需要更完善的金融服務。以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為例,亞洲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正在飛速增長,相對于2016年至2030年亞洲基建資金需求年均達1.7萬億美元的缺口,目前AIIB加上世行、ADB的融資能力仍有巨大資金缺口。中國政府鼓勵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積極參與“一帶一路”金融合作,同時我認為以resona為代表的日本商業銀行一是可以通過日本的政策性金融機構、二是可以通過與中國的商業銀行開展同業合作探討參與“一帶一路”的可行性。
四是項目合作。迄今日本企業對華投資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推進,中國的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將形成新的開放格局,迎來新的發展空間。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轉型升級和消費需求升級的多重驅動下,這些地區的內需將持續增長,勞動力成本、資源等方面的優勢將不斷顯現,發展潛力巨大,日本企業可從中尋找新的機遇。近年中國企業對日投資增速較快,雖然累計金額規模還不算大,但關注度持續上升,也有了一些成功的先例,中日兩國雙向投資格局日漸形成,這為兩國拓展務實合作領域,開展第三方合作提供了更多新的可能性。中方明確宣示愿與有關發達國家一道,發揮技術、資金、產能、市場等互補優勢,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原則,遵循市場規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第三方合作。中日兩國從經濟體量和經濟的互補性而言,在攜手開辟第三方市場方面更具優勢,希望日本各行業的企業積極行動起來,探索與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建設上開展合作,為兩國務實合作找到更多新的增長點,實現互利共贏。
資料來源:國家外交部網站
轉載時間:2019年04月19日
轉載網址:https://www.fmprc.gov.cn/
上一篇:中日ビジネス交流と物流システム建設シンポジウムが北京で開催
下一篇:沒有了